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、教育模式的变革,是一项系统工程。把“以学生发展为本,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,结合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”作为课程实施基本理念。我校全体教师将尽一切力量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。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,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,结合我校实际,制订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 具体目标
1、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,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。
2、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,构建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
3、改革评价机制,探索发展性评价,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石。
4、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,改革教师评价机制,培养一支高水平、高素质、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,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。
二、 组织机构
成立“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”,由校长任组长,教导处、总务处等有关部门人员任组员,负责决策、组织、协调、保障等工作,在政策、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,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。
组 长:解乃鹏
副组长: 刘青
组 员:
各年级主任:王秀波 王学发 谢明 陈宝绵 教研组长:毕建东 杨建华 王金海 孙玉骄 马海英 付亚东
三、课改原则
1、主体性原则: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,积极参与课改实验。
2、实效性原则:切实加强基础教育,有效达成新课程培养目标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,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。
3、创新性原则: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关系,实施新课程,探究新方法,树立创新意识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
四、实施措施
1、强化师资培训
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进校培训“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”培训的基础上,继续选派教师参加县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,邀请县教研室的领导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,评课、指导课改。努力营造校本培训的氛围,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。加强对各学科课程标准与解读的学习,观看课改实验学校的学实录,外出参观学习,积极组织探讨理论于实践结合的模式,逐步掌握课改的“真谛”,逾越与实践之间的“鸿沟”,把所了解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课堂。
2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
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,新课程、新理念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,同时又对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要求。新课程的实施,关键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、唤醒各自学生潜能的时空,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,是向在场的每一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,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。改变教师传统备课方式,加强钻研教材、了解学情等方面的力培养,强调师生交往、积极互动,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。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,拓宽课程资源。在课堂教学中,努力尝试下列方式的改变:
(1)改变教学行为。
(2)改变学习方式。
(3)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。
3、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
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,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、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评价从教师的教学行为、学生的学习表现、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、发展的评价。
4、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,加大校本课程建设通过学校撤并优化组合师资,我校成为一所年轻而又满活力的学校,我们在办学中结合时代需要,根据音、体、美教学认真做好新课程的宣传工作。
5、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,加大宣传力度。
6、落实管理制度
(1)由学校、教研组长、定时间、定地点采用专题讲座、集体研讨等方式,组织教师学习、领会新课程理念;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和教学设计;学习最新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;学习、借鉴新课程经验等,引导教师逐步将新课程理念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。
(2)建立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备课制度、备课组管理制度。坚持以教学目标,面向全体学生,知识与技能,过程与方法,情感态度价值观,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评价课堂教学,注意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状态。建立主要从职业道德水平、了解学生、尊重学生情况、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、教育科研水平等四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师评价机制。
(3)每学期学校组织的教学大比武活动,各教研组、各学科形成适应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,月要有一次备课组内的小结;每学期要有两次(期中、期末)书面形式的教学反思,还要有2个优秀课例上交教导处。学校每次活动后,将组织校级优质课在全校展示。
(4)将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与教师的量化管理结合起来,纳入到教师的教学评估中。
杨家套中学
2011年9月